| 近日來,上海蘇州河畔“新生”的網紅地標“天安千樹”附近刮起了一陣“航拍風”:2021年12月22日正式開業(yè)后,除有大量游客架起“長槍短炮”,對準了這座被譽為“懸浮森林”、“魔都古巴比倫花園”的山形建筑外,不少航拍無人機也開始“出沒”。在某點評網站上,不少網友已將“用無人機拍攝空中全景”列為天安千樹推薦拍攝方式的首選。
 
 這股“航拍風”,令天安千樹附近的居民們頭疼不已。據多家媒體報道,自商場開業(yè)以來,附近小區(qū)上空常有無人機出現,其飛行高度與高層窗口幾乎持平,令居民們?yōu)樽约旱碾[私感到擔憂;此外,還常有無人機因操作不當墜落至居民家中,機主或直接上門、或報警尋機,都使居民們的日常生活頗受打擾。近日,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也接到了市民徐先生的反映:“我在小區(qū)里散步,眼看著一臺無人機從天上掉下來,‘墜毀’在我面前。”據徐先生介紹,這臺無人機并沒有張貼實名認證的二維碼,事發(fā)后也沒有機主前來尋找、認領,“砸到了行人、車輛,該怎么辦?誰來負責?”
   △徐先生撿到的無人機“殘骸”,機身上并沒有張貼實名認證的二維碼。
 近年來,無人機航拍的熱度持續(xù)走高,而隨著“飛友”隊伍的不斷壯大,無人機擾民事件時有發(fā)生,背后是否暴露申城的無人機管理存在漏洞?
 
 有規(guī)定,但“主要靠自覺”
 
 關于施飛無人機,專業(yè)航拍人“小S(化名)”認為這是一件“有規(guī)定,但全憑自覺”的事。
 
 據小S介紹,航拍無人機屬于“低慢小”航空器的一種。飛行前,首先需要為無人機取得“身份證”。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規(guī)定,機主需在初次購買后完成即實名登記,將無人機序列號等信息錄入,并綁定自己的身份信息。完成實名登記后,還要登錄上海公安機關智能無人機管控系統(tǒng),錄入無人機的序列號、型號、廠商、所屬地區(qū)、機主姓名及身份證號。“在航空局實名登記后,注冊郵箱內便會收到一個二維碼,打印張貼在機身,就相當于這架無人機的‘身份證’了。”除此之外,無人機在每一次飛行前都需通過智能無人機管控系統(tǒng)報備飛行的時間、區(qū)域及高度。“系統(tǒng)自動判斷后,如果不涉及管控區(qū)域,一般都能通過。”
   △網友曬出無人機通過實名登記后的郵件。
 但要求是要求,是否遵守則是另一回事了。小S表示,少有“飛友”會嚴格按照規(guī)定操作,更有不少航拍愛好者連實名登記都沒有完成,墜落在徐先生面前的無人機即是一例。“其實,只要不涉及管控區(qū)域,‘黑飛’(即未經報備的施飛)也不會產生什么處罰。”
 
 記得幾年前初入行時,小S曾通過無人機廠商官網及各大視頻網站,仔仔細細地學習了安全飛行指引教程,取得了相關證書后,方才“持證上天”。跟隨他的指導,記者在“大疆”官網上找到了一份“安全飛行指引”,其中不僅可以按照地區(qū)查詢限飛區(qū),還對于各國、各地區(qū)的飛行法規(guī)文件進行了整理,能夠為無人機入門者樹立最基本的安全飛行意識。而在視頻網站上,相關教程就更多了,如B站博主“飛游無人機”推出的一系列視頻,覆蓋了拆箱、設置、實拍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注意事項,且均在標題中注明了“純新手”、“防炸機”(即防止由于操作不當或機器故障等因素導致無人機不正常墜地)等。
   
 △抖音平臺上,有主播在天安千樹航拍時,無人機撞樓“墜毀”。 “教程一直在,但學的人很少,考證也不是必須的。購買無人機時,店家也不會提醒我們要先進行一些理論學習。”在小S看來,目前針對航拍無人機的管控較為寬松,大多數“飛友”只是“嘗個新鮮”、“圖個開心”。
 
 市場規(guī)模不斷增加,監(jiān)管須跟上
 
 “其實我們對于居民區(qū)并沒有拍攝的興趣,這里也不是禁飛區(qū)。”1月10日傍晚,當記者來到天安千樹時,一位正準備施飛無人機的市民告訴記者,“這里情況比較特殊,距離中遠兩灣城小區(qū)比較近,才會產生些影響。”記者通過這名航拍愛好者了解到,對于消費級無人機,部分廠商會在生產時按照國家空域管理規(guī)定安裝電子圍欄系統(tǒng),“在管控區(qū)域內,大多數無人機無法起飛。即便有些廠商沒有植入禁飛區(qū),執(zhí)法人員也會用電波槍將禁飛區(qū)內的無人機射落。”目前上海市的“低慢小”航空器由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qū)管理局主管。根據民航華東地區(qū)管理局2021年2月22日發(fā)布的《關于加強民用無人機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中第五條關于“管控區(qū)域”的相關規(guī)定,天安千樹及周圍居民區(qū)的確不屬于受管控區(qū)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