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3-07 08:29來源:中國通航網 作者:航空
|
我國自主研制的“三個大飛機”之一的AG600是當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最大起飛重量為53.5噸、機體總長36.9米,翼展38.8米,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中航工業(yè)黨組書記、董事長林左鳴2月18日在AG600研制現(xiàn)場調研、勉勵研制人員時說,AG600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意義重大,前景廣闊,全體參研人員要牢記使命、堅定信念,加快研制進展,確保研制質量,實現(xiàn)AG600飛機的研制成功。 為了滿足水陸兩棲的特性,AG600飛機機體采用了大長寬比、深V形單斷階船體結構,設計和工藝制造難度非常大。AG600飛機從國家立項型號研制啟動至今,各參研單位先后克服一系列難題,攻克了技術和管理難關。自2014年12月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了交付首個大部件中機身之后,2015年研制工作全面提速:3—7月,機頭大部件,中后機身、后機身大部件,中央翼段大部件等在中航工業(yè)成飛民機、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等相繼交付。7月17日,AG600飛機在中航通飛華南公司順利實現(xiàn)機身段對接,全面進入總裝階段。 2016年是AG600飛機研制的決勝之年。1月23日,AG600飛機起落架由中航飛機起落架公司交付。其他部件和成品也進入密集的適航批準和交付階段。承擔AG600飛機總裝任務的中航通飛華南公司調集資源,從大年初三開始全面進入總裝攻堅。目前,承擔AG600飛機首飛任務的001架機已基本完成機體結構大部件及成品交付,全面開展總裝工作;進行靜力試驗的002架機完成機頭、中機身、中后機身、后機身、尾翼等大部件交付,完成了機身結構對接和封閉區(qū)應變片粘貼;鐵鳥實驗臺也已完成精確定位件安裝,陸續(xù)開展了各系統(tǒng)的安裝工作。AG600飛機項目研制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 AG600飛機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fā)展”的設計思路,采用單船身式機身、懸臂式上單翼、“T”型尾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的船身式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四臺國產渦槳六發(fā)動機。AG600飛機20秒內可一次汲水12噸,可執(zhí)行滅火和水上救援任務,可以在陸地和水面上起降,能夠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行動,一次最多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是集海上救援和森林滅火于一體的綜合救援飛機。2014年11月,在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AG600獲得兩架意向訂單,目前AG600飛機已取得了17架意向訂單,展現(xiàn)了良好的市場前景。通過系列化發(fā)展和改進改型,AG600飛機未來可滿足森林滅火、海洋監(jiān)測、海上救援、海上維權執(zhí)法等多種需求。另外,AG600旅游型飛機的論證及市場開拓,以及AG600作為“一帶一路”發(fā)展中航行安全保障裝備的研究工作也在推進中。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的研制既是國家的意志,也是創(chuàng)新精神的體現(xiàn)。據介紹,AG600飛機除了大部件以外,90%的機載設備由中國企業(yè)研制,標準件的使用量達到了120萬件,所用的材料、元器件、成品和部件,均須符合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的要求。在這項大型的綜合創(chuàng)新中,不斷地讓設計與制造更優(yōu)秀,是每一位參研人員的執(zhí)著追求。 在AG600研制中,中航工業(yè)通飛作為責任主體,按照“主承制商-供應商”的大協(xié)作模式,充分調動中航工業(yè)集團乃至全國資源參與型號研制,聚集國家力量,開展項目研制。中航工業(yè)特飛所/中航通飛研究院作為總設計師單位,中航通飛華南公司作為飛機主承制單位,中航工業(yè)成飛民機承擔機頭的制造,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承擔中機身和機翼的制造,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承擔后機身和尾翼的制造,中航飛機起落架公司承擔起落架的研制,中航通飛華北公司承擔發(fā)動機短艙的制造,中航工業(yè)復材中心承擔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的制造,中航工業(yè)南方承擔發(fā)動機的研制工作。 AG600飛機的研制對我國民機產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通過項目的研制和應用,將有力促進通用航空產業(yè)和民機工業(yè)的大跨越,同時,發(fā)揮航空產業(yè)帶動性強的作用,推動相關科技的進步和地方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對促進新常態(tài)下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航空人正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實現(xiàn)航空強國的夢想,托舉中國夢的實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