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30 14:36來源:藍天飛行翻譯公司 作者:民航翻譯 點擊:次
|
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0.124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前機分類 后機分類
1 2 3 4 5 6
1 n n+△x n+2△x n+3△x n+4△x n+5△x
2 * n n+△x n+2△x n+3△x n+4△x
3 * * n n+△x n+2△x n+3△x
4 * * * n n+△x n+2△x
5 * * * * n n+△x
6 * * * * * n
如果將“*”看作是常數(shù)的話,整個間隔標準值就是一個6*6的上三角矩陣M,M的元素滿足以下條件:
(3-1)
其中:i為行數(shù),代表前機的分類號;j為列數(shù),代表后機的分類號。
分類標準的具體說明如下:
1. 機型的尾流分類類別不再使用重型機、中型機(或大型機)以及輕型機的概念來表示,而是用順序增大的數(shù)字1,2,3…來表示;隨著數(shù)字的增大,機型的允許最大起飛重量越來越小。
2. 基本的最低間隔標準值為n海里,(例如:n=3海里);在前后機為同類機型的時候,間隔值取n,如表中主對角線元素所示:即 時, 。
3. 當前后機不屬于同類機型的時候,比較后機與前機的分類號,若其差值為正,即 ,則間隔值在最低標準基礎(chǔ)上增加 海里, 為固定的間隔增量,(例如, 取1海里或者0.5海里)。若其差值為負數(shù),即 ,就表明后機的允許最大起飛重量比前機大,在安排間隔的時候,可以首先考慮別的影響因素,如跑道占用率等等,而不是首先考慮尾流的影響,這意味著可以采用小于n海里的間隔。(在CAA和ICAO的標準中有同樣的規(guī)定,但在實際運行中,很少有出現(xiàn)低于3海里的使用情況)
4. 在上述說明中,從理論上講 的大小可以取任何值,而且現(xiàn)代的先進雷達設(shè)備也可以保證其定位精度;只要符合尾流強度影響情況就可以。但是從復(fù)雜性準則出發(fā), 取1海里或者0.5海里進行記憶對管制員來講應(yīng)當是最好的選擇。
這樣一來,管制員只需要記住兩條規(guī)律就足夠了:
第一條:當出現(xiàn)進近序列為后機與前機是相同的分類號時或后機的分類號小于前機的分類號時,最低間隔標準為n海里。
第二條:當出現(xiàn)后機分類號大于前者分類號的進近序列時,最低間隔標準為在n海里的基礎(chǔ)上增加若干個增量 。
例如:假設(shè)n=3海里, =1海里,當后機的分類號為4,前機的分類號為2,那么,其最小間隔標準為
n+(4-2) * =3+2*1=5 海里
由于分類號均為自然數(shù),順序增加,n和 是固定不變的,相比較CAA標準的8條記憶規(guī)則,這種分類法要簡單有效的多,它與飛機序列組合數(shù)無關(guān),而且從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數(shù)值的記憶混亂和錯位。
第四章 尾流間隔的數(shù)學模型
從國際民航組織雷達管制條件下的尾流最低間隔標準中可以看出它其實包括了兩個標準;一是機型的尾流分類標準,二是各個類別之間的間隔標準,并且機型尾流分類標準的改變將會直接影響到總的間隔標準,另外,由于尾流間隔標準涉及到前后機的相互作用問題,即前機產(chǎn)生的尾流對后機產(chǎn)生不同方向上的作用力從而影響后機的狀態(tài),因此在下文中從尾流對后機造成什么樣的影響與前機產(chǎn)生多大強度的尾流兩個方面來對尾流最小間隔進行分析建模,并對基本模型進行仿真計算。
|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