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30 14:36來源:藍天飛行翻譯公司 作者:民航翻譯 點擊:次
|
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0.124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1. 縱向間隔:相近兩航空器小于500米;
2. 縱向間隔:相近兩航空器小于200米;
3. 垂直間隔:相近兩航空器小于50米。
這樣,飛機在空中飛行時發(fā)生沖突的定義,以及沖突級別的界定就基本上得到了。從上面的討論中可以看出,飛機之間發(fā)生沖突的定義和飛機之間的最小間隔標準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對飛機沖突的討論應著重放在飛機間的最小間隔標準上。
3.3 飛機之間的碰撞危險沖突的評估
飛機之間的碰撞危險沖突可以從側(cè)向、垂直方向、縱向三個方向上進行分解,見圖3-1。
垂直間隔 縱向間隔
側(cè)向間隔
圖3-1 飛機之間碰撞危險沖突的分解
由圖3-1中可以看出,側(cè)向碰撞危險的評估,應假設在垂直方向間隔喪失的情況下進行,而垂直方向上的碰撞危險評估應假設在側(cè)向間隔喪失的情況下進行,縱向碰撞危險的評估較為特殊,它僅僅著重于研究在側(cè)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間隔都喪失的情況下,縱向碰撞危險的大小。
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將分別對側(cè)向、垂直方向、縱向的碰撞危險模型的推導和在對碰撞危險評估算式的討論中,將對上述假設分別予以貫徹,這樣將這三個方向上的碰撞危險相加,就可得到總的碰撞危險。
第四章 側(cè)向碰撞危險的評估
4.1 Reich碰撞危險模型的基本概念
碰撞危險評估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在研究Reich碰撞危險模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以下4個關鍵概念:
1) 航路系統(tǒng);2)臨近層;3)間隔向量;4)碰撞模板。
4.1.1 航路系統(tǒng)
空中交通管制航路結(jié)構(gòu)包括平行航路和交叉航路。在平行航路中又包括傳統(tǒng)型(長方型)和復合型兩種,如圖4-1所示,其中SX、SY、SZ分別表示縱向、側(cè)向、垂直方向上的間隔標準。
SY/2
SY
SZ SZ/2
傳統(tǒng)型(conventional) 復合型(composite)
圖4-1 平行航路系統(tǒng)
飛行在不同類型航路上的航空器必須遵循不同的安全準則。如果航路系統(tǒng)包含交叉航線,則必須考慮由于在交叉點喪失垂直間隔而造成的飛機對碰撞危險。本文假設:
1) 研究對象為平行航路系統(tǒng);
2) 不存在管制部門的疏忽誤差。
那么空中碰撞只會由某一架或同時兩架飛機的飛行誤差所引起。
4.1.2 臨近層
要計算給定時間內(nèi)預計會發(fā)生的事故次數(shù),需要將所有由于飛行誤差而導致的單個碰撞危險累積起來考慮。圖4-2描述了飛機A和B產(chǎn)生碰撞危險的可能性。
按ATC間隔標準(SX,SY,SZ)在飛機A周圍模擬出一個立體長方形區(qū)域。當按飛行計劃飛行的飛機B十分靠近該層時,碰撞危險就會上升 。圖示盒體附近即為臨近層。當飛機B在臨近層外時,兩架飛機之間被視為無碰撞危險,當飛機B在臨近層內(nèi)時,兩架飛機被認為接近并且有碰撞危險。在以下的建模過程中考慮了:
每架飛機有另一架飛機進入其臨近層的次數(shù);
每次進入的時間;
飛機B在臨近層內(nèi)飛行的路徑。
臨近層
(Proximity Shell) 2SY
•B •A
2SZ
2SX
圖4-2 危險示意圖`
4.1.3 間隔向量
若以A、B分別記兩架飛機的理論位置,則AB為飛機間的理論間隔向量。若以A/、B/分別記考慮飛行誤差情況下兩架飛機的實際位置,則A/B/為飛機間的實際間隔向量。
隨著時間的變化,間隔向量A/B/縮減到足夠小時,則會發(fā)生“飛機對”的碰撞危險,這取決于規(guī)定的間隔標準AB和兩架飛機的飛行誤差。間隔標準AB也是隨時間變化的,當飛機飛越不同的地段、不同的高度層都會有不同的向量AB。
4.1.4 碰撞模板
|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