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雷達導航的作用
ATC使用的雷達系統為航路監(jiān)控雷達( ARSR),機場監(jiān)控雷達( ASR)以及精密進近雷達( PAR)還有機場表面探測設備( ASDE)。位于塔臺或者機場中心的監(jiān)控雷達,在雷達顯示系統上,對方位以及當前目標信息進行 360°掃描。該信息單獨使用或者與其他導航設備聯合使用來控制空中交通。
圖 9-42 HUD顯示(上)以及 HDD顯示(下)。
ARSR為遠程雷達系統,該雷達主要設計用來覆蓋大面積區(qū)域并且當航路在兩個終端區(qū)域之間時,提供飛機的相關顯示。當飛機在 ARSR覆蓋范圍內時, ARSR可以向空中交通管制中心( ARTCC)的管制員提供雷達服務。在一些例子中, ARSR可以向 ARTCC提供終端雷達服務類似于但是相對于提供雷達進近管制的其他雷達來說更受限制。
ASR用來提供相對來說比較小范圍的覆蓋區(qū)域,主要在機場周圍區(qū)域內。通過觀察在雷達示波器上的飛機精確定位,ASR可以迅速對終端區(qū)域交通做出處理。機場配備了已經經過批準的監(jiān)控雷達進近程序時可以使用非精密儀表進近。 ASR提供到最后進近航路的雷達指引,進近過程中向飛行員提供方位信息。除了到跑道范圍(距離),開始下降時以及當飛機在 MDA上時,飛行員可以參考最低下降高度( MDA)。最后進近時,如果飛行員需要,每一海里都會提供推薦高度。
精密進近雷達( PAR)用來做為著陸設備來顯示范圍,方位以及標高信息而不負責給飛機排序或者間隔飛機。 PAR設備最為主要的著陸設備或者可以用來監(jiān)控任一種類型的進近。兩個天線用在精密進近雷達( PAR)的衛(wèi)星陣中,一個用來掃描垂直方向的飛機,另一個用來掃描水平方向。范圍限制到 10英里,方位為 20°,標高為 7°,只覆蓋了最后進近區(qū)域。管制員的工作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為高度以及距離信息,后半部分為方位以及距離。
管制員使用精密進近雷達系統向飛行員提供與方位以及標高有關的高精確度導航指引。飛行員獲得要飛的航向來指引他們到達機場,并且保證飛機與跑道中心線延長線保持一致。飛機開始下降后在切入下滑道之前約 10到 30秒,飛行員將被告知將要開始下滑道航線切入。僅當飛行員要求時才提供公布的決斷高( DH)。如果觀察到飛機高于或者低于下滑道,會通過“稍微”,或者“很大”這類詞來向飛行員提供一個相對合適的偏移程度,并且可以通過調整飛機的下降率或者上升來回到下滑道。根據機場標高也會發(fā)布趨勢信息,通過使用“快速”以及“緩慢”等詞進行修改(例如, “明顯高于下滑道,快速下降 ”)。每一英里至少提供一次到達接地點的距離。如果管制員觀察到飛機的方位開始超過指定的安全區(qū)域限制以及 /或者標高,并且繼續(xù)操作超過上述限制,飛行員將得到指令開始執(zhí)行失去進近或者飛一個特定的航線除非飛行員可以看到跑道環(huán)境(跑道,進近燈等)。向飛行員提供方位以及標高的導航指引直到飛機到達公布的決斷高度( DA)/決斷高( DH)。管制員來提供咨詢航線以及下滑道信息直到飛機通過著陸跑道入口,在這一點時只要飛機偏離了跑道中心線,飛行員就會得到通知。完成進近后雷達服務自動終止。
1.9.1.1
機場表面探測設備
雷達設備的特別設計是用來探測機場表面所有主要的活動,包括飛機以及地面交通,并且在塔臺的雷達指示器控制臺上顯示完整的圖像。使用該設備來擴大塔臺人員的目視觀察范圍,包括跑道上或者滑行道上的飛機以及 /或者地面車輛的活動情況。
1.9.2
雷達限制
1.
對于民航相關工作人員來說需要認識到雷達服務的限制,而且對于不在 ATC控制下或者雷達上無法看到的飛機, ATC的管制員不可能一直發(fā)布關于這類飛機的交通咨詢信息。
2.
無線電波的特點是可以以一條連續(xù)的直線進行傳播,除非遇到不正常的大氣現象(例如,逆溫現象)會發(fā)生 “彎曲”;遇到密度較大的物體(例如厚云,降水,地面障礙物,山體等)時會折射或者削弱;或者被較高的地形等屏蔽。
|